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赏析 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赏析

这幅油画作于1940年,是以抗日战争初期著名的街 头剧为题材,内容是日寇侵占东北后,有父女二人流亡关内以卖艺为生,一次在耍大刀时,女儿因饥饿摔倒,观众喝倒彩,父亲眼看饭钱又要落空,急得用鞭子抽打女儿,观众看不下去,纷纷责问父亲为何这么狠心?于是父女二人悲愤地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从而唤起了群众强烈的爱国心。此画省略了情节,而突出人物精神状态的刻画:父亲的悔恨,女儿的悲愤。在场景处理中,作者减弱了物体的透视,在平面的背景上,只切入了半张桌子、一截竹竿和半个锣鼓,笔简意赅,点出人物活动的环境。整个画面统一在沉郁的温暖色调中,唯有女儿的形象,在红光照射的明亮色调中极为醒目。

《放下你的鞭子》是司徒乔1940年乔居新加坡时,看了著名演员金山、王莹演出后,感慨之余,抱病画成的。1946年他曾以《义民图》、《饥饿》等八十幅作品,在上海举行灾情写生展览,激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郭沫若在《清明》杂志上以《从灾难中像巨人一般崛起》为题,评论了这个展览。

延伸阅读

好一记鞭子是什么意思

<好一记鞭子>是抗战时期在国统区相当流行的三出小戏,即<三江好><最后一记><放下你的鞭子>,系田汉作品。

抗战时期街头剧的代表作是什么

抗战时期街头剧的代表作是:《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   《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战初期影响最为广泛的街头剧。   被当时戏剧界合称为”好一记鞭子”,曾经风行一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一些大城市的相继沦陷,以城市为中心的戏剧运动失去了原来的剧场和舞台。   于是,一些进步的戏剧工作者组织流动演剧队,深入农村、前线和内地开展演剧活动,街头剧和活报剧以及广场剧等由此应运而生、广泛流行。   ”好一计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是当时演出最广、影响最大的街头剧。

《放下你的鞭子》和《三江好》,《最后一计》一起被当时的戏剧界合称为什么

《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战初期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街头剧。

与《三江好》、《最后一计》一起,被当时戏剧界合称为“好一记鞭子”,曾经风行一时

好一记鞭子名词解释

《好一记鞭子》是抗战时期在国统区相当流行的三出小戏,即《三江好》《最后一记》《放下你的鞭子》,系田汉作品。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本名田寿昌,乳名和儿,笔名有田汉、陈瑜、伯鸿、汉儿倚声、首甲、绍伯、漱人、陈哲生、明高、嘉陵、张坤等。男,汉族,湖南省长沙县人。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