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兴趣班:上了你可能会失望,没上你可能会懊悔

有很多家长读者问我一个问题,让孩子从小到大上那么多兴趣班,有没有作用?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站在今天的角度聊今天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结果还看不到。
上了你可能会失望,没上你可能会懊悔。
把时光退回到我小时候,来看看当时的学前教育,课外教育有没有用。
这个话题一定是偏颇的,它不会有结论,只能触发思考,因为一个人岂能代表全部。
比如朗朗和我是同龄人,你让他去看学前教育,他一定说非常有用,因为他成了著名的钢琴家嘛。
但是他也只能代表一个维度,就像今天我现身说法从另一个维度去描述我对学前、课外教育的看法。
我是第一代的独生子女,受到了还算那个时代最完备的教育,因为再早,比如70后,家里孩子多,家长就未必肯花心思刻意栽培了。
我受的胎教据说是古典音乐,这是我妈说的。
但我应该没有喜欢过音乐。
上小学的时候流行港台歌曲,初中的时候流行随身听,高中的时候流行卡拉OK。确实有同学很喜欢听音乐。
我有时候也听,但谈不上喜欢,尤其是成年后。我就明白了。
我喜欢的那玩意不叫音乐。比如张学友唱歌,我就听不下去,周慧敏唱歌我就听的津津有味。
那不叫对音乐的爱好,那只是因为周慧敏长的漂亮。那是一个小男生进入青春期之后对异性美女的正常反应,仅此而已。
你换刘德华来唱歌,我很快又睡着了……
我们再看书法,任何事你都要放回历史情境去里看。就如同今天书法并不是一个很热的门类,但是放回去,就未必了。
80年代人们不会意识到未来的人都靠打字,打字员这差事都是90年代中后期才出现。
在那之前,写一笔好字,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字如其人。你写的一笔好字才有可能被提拔。
所以今天鼓励孩子们从小学编程和那时候鼓励孩子们从小练字是一个道理,看似都很有前瞻性。
但时代的变化谁也预料不到。
我练书法是师从祖父,他书法写得很不错。
他教我的第一个字就是“永”字。这个字涵了所有的笔划,谁都是从这个字开始。很可惜,我一共就学了一个字。
那时候还没上小学,幼稚园暑假期间爷爷奶奶都要上班。他就带着我去他办公室。他每天就坐在那里喝茶,看报纸,我就在他眼皮子底下练字。
但毛笔是软的,别说什么力透纸背,就算拿着都很别扭。
因为他都是低头看报纸,也不抬头,我就趁他不注意,拿毛笔在太阳底下晒干。晒干后的毛笔就和钢笔一样好使。头上只蘸一点水,快速就可以写很多字,而且笔硬,很容易力透纸背。
我每次都这样糊弄了事的交差,久而久之他也拿我没辙,书法教育就算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学武术,所谓文武双全,在80年代大家还是这么看问题的。
当然,我只是和所谓的师傅打一个照面,就作罢了。因为我根本吃不了那个苦。
那么再接下来呢,就是学美术。美术与音乐,是陶冶情操的两个必经之路。音乐不通,一定是学美术。
那个时代是没有今天这种商业化的教辅机构的。我小学一二年级师从某职业画家,从素描开始学起,学了两年。
当然,不是画了两年鸡蛋,我不是达芬奇。我画了很多东西,花,物,人,还要体现光线,影子……
2年后老师告诉我父亲,不要继续了。理由是我画的太像了,没有天赋。
从艺术的角度,像是一种重复而不是创造,幸亏老师发现的早,没有继续耽误功夫。
然后就是语、数、外、计算机并行了。
所谓语文,就是从说文解字开始理解每个汉字的意思,读二十四史,各种名著,各种经典,一直到各种杂书,大量的阅读能迅速提高一个人的理解力和沟通能力,这种能力是普适性的,无论你从事什么,都会终身受益。
我在初中的时候就在全国性的报刊上发表过文章。当然,这种爱好没有继续。我祖父告诫过我,人要留心事物,不要青春作赋、皓首穷经;寻章摘句、耍弄笔杆子是没用的。
显然,他意识不到,当时有个同龄人,叫韩寒……
所谓数学,主要是奥数,从小学时有文革期间被下放去教小学《自然》的清华毕业的前数学教授做启蒙,到全国奥赛第一的师兄辅导,中间历经了十年。
结果很遗憾,我并没有拿什么奖,虽然我的数学也是全省前几十名。我还是薄有天赋的,这是所有老师公认的,但很遗憾,天赋够不上成为数学家。
所谓外语,从小学时985的外语系学生启蒙,到中学时高考外语类榜眼,省外贸局首席翻译和他那做化学系教授的父亲俩人一起教。持续了多年。
按说他们的教育思路近乎于职业教育了。他几乎是指望我长大了像他一样能精通多国外语,靠同声传译混饭吃,但很遗憾。我对外语半点兴趣也无。
白耗了彼此多年的光阴,尤其是他的光阴。
所谓计算机,在286还没有的时代里,学的不过是BASIC语言,能在初中的时候,在学习机外接的磁盘器上画一个圆,画一个柱体,显示出来,仅此而已。
到高中结束前,所会的,无非上述如此种种。
如果你从结果论,那我耗费那么多年,基本上没哪件事开花结果过,写作和阅读能力除外。这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成年后与世界沟通的能力。
我们说一个人成年后,如果你要做管理层。那一定得会两件事:
第一件是迅速的理解对方的想法;
第二件是写PPT。
这两件事都和语文相关,因此相关的课外或者学前教育是很有价值的。
其它的,可有可无。
这是我的看法。
但有三点很有意思,值得玩味。
第一,人的见识一定是受制于时代的,比如当时普遍对书法的看重,对理工科的过于看重,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对文科的轻视,那是时代的局限性。这很值得思考,我们今天看重的,也许几十年后,人工智能到来,都不需要靠人去做了。
第二,人能遇到的师资力量是与天赋息息相关的。你天赋越强的领域,越容易有名师肯教你。比如我在数学方面遇到过的各种师资显然是最强的,这和我能通过的选拔是息息相关的。比如我中学时代与另外5个学校的年级第一去见教奥数的那个全国第一的师兄。一节课之后他们5个就被送走了,理由居然是智商太低,不值得教。
第三,即使是在自己天赋最强的领域里,想要成名成家,那也是遥遥不可及。这是身为普通人最深刻的体会。天下之大,能人辈出,所谓聪明机敏被屡屡选出,一旦走到一代人里面的才俊面前,都显得泯然众人矣。
那什么样的课外教育是有用,而且普适性的适合我们常人的呢?
我觉得是大学前的社会教育。
它需要你的父母家人带着还没上大学的你进入社会,处理一些事情,这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好处,但它的内容因人而异。
父母是公务员的往往会让孩子学会解读政策;
父母是商人的往往会让孩子学习摸索商业往来;
父母是技术人员的往往会让孩子接触科研项目。
这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孩子将来从事相关行业的话。事实上,从事父母从事过的行业是距离成功最近的路。
比如我高中同学的父亲是程序员,他高中时就拿过全国计算机大赛一等奖。他大学毕业后创业的项目就是软件公司,现在公司也上市了。
我们说一个孩子走上社会之后,聘用他的,或者和他有商业来往的环境,都会第一时间发现这个孩子曾经受过哪些教育。
比如你找来俩孩子,一个你发现他已经吃了六个馒头,你只需要在他身上花两个月的心思他就能胜任;另一个你发现他一个馒头都没吃过,你得花几年的心思才能彻底改造他。
显然,你会用前者。
这其实才是很多人发现以前都是同学不明显,但是走上社会后某些人进展神速的原因。因为前者更适应社会的需要,或者说社会改造他们的成本更低。
当家长们不明就里,没有意识到这是子女从事父母相关行业带来的便利,而认为这是课外教育或者学前教育产生的差距。于是铺天盖地的广撒网。
但这其中,未必都很有效。
起码,我个人觉得。所有天赋类教育,比如数学,外语,书法,音乐,美术,这些如果孩子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执着的精神。
其实不值得强迫孩子非得做。做一做,没有效果就没必要坚持了。
而那些基础性的,沟通性的能力教育,或者三观教育,还是很普适、很通用的。
但往往并没有受到重视。大部分家长还是更看重硬实力。
但很遗憾,大部分孩子长大了,都没有朗朗的天赋。
就像我,所有的门类都在家人的安排下尝试过,但都是不通的。
我无法成为艺术家,数学家,科学家,而成了芸芸众生里的一员。
当然,很幸运,我的长辈都是开明的,而且也无一人对我寄予厚望,没人要求我考级,拿奖,或者成名成腕,都没有。
他们虽然让我做了各种尝试,但不问收获,一切由我。
以至于我读大学后几乎都在玩游戏,玩腻了之后把投资当加强版的游戏继续玩,乃至最后以投资为生。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或许,让孩子接触到尽量广泛的课外教育,但不强求,给孩子一定自由生长空间。
这份教育态度,才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