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笔记 | 祖晓梅教授·新时期的跨文化交际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大至国家及世界格局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伴随着这些新的变化,跨文化交流有什么样的特点、面临着哪些新的挑战、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将会跟祖晓梅老师一起学习“跨文化交际教学十讲”课程,来思考和解答这些问题,提高自己跨文化交际能力及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力。本篇笔记整理了祖老师公益课“新时期跨文化交际”的内容。
图源外研社国际汉语公众号


跨文化交际的新挑战
01
“逆全球化”的趋势
跨文化交际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今年的疫情加速了“逆全球化”的一个趋势。很多国家(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思考全球化对本国是否有利。
其中一些政府和民众觉得全球化没有给自己的国家带来好处,并借此采取了一些行动,使得经济、资金、贸易和人才交流等方面都受到了影响。
“逆全球化”的趋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则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相对全球化时代变少了。
02
中美关系与“新冷战思维”
中美关系(冰点),不仅体现在在经济、贸易方面,还表现在意识形态的分歧与对立。民众受政治及历史影响、“新冷战思维”对跨文化交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03
“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
西方国家及一些亚洲的发达国家“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较为严重,对跨文化交流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04
虚拟交往和新媒体的影响
受疫情影响,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距离(通过网课、云端会议交流)、自媒体的发展对跨文化交流带来的影响(双刃剑)。
自媒体的发展弊端
自恋(自我表达)
偏执(注重个人价值观)
分裂(社会共识的消失、对不同意见的反驳)
中国与世界经济
图源祖晓梅老师分享的PPT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GDP呈增长趋势,美国的稍有下降,日本下降幅度较大。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政治、跨文化交际等方面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与全球化
中国既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全球化的贡献者。
图源网络
《美国工厂》
中国走向世界。《花木兰》
好莱坞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影片中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在中国“遇冷”。《战狼》
影片中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在国内受欢迎;在国外的反应与国人的“自我认知”存在差异。
思考: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思考这三部电影带来的启发。
对中国影响力的看法
图源祖晓梅老师分享的PPT
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看法比较负面;亚非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影响力的认识比较正面。(文化影响认知)
皮尤研究中心对14个发达国家的民意调查
图源祖晓梅老师分享的PPT
电话访问的方式调查了14个国家的一万四千多人,平均每个国家100人左右。
西方民众对中国印象的变化
图源祖晓梅老师分享的PPT
调查选取了三个节点(2002年、2011年、2020年)。西方民众对中国的印象有一个变化过程:2002年到2011年之间,大部分国家对中国的印象还是比较好的;2011年之后,负面印象逐年递增;疫情爆发后,达到了历史高点。
·
针对西方对中国负面印象激增,中国网友的一些反应:
我们没有做错什么,这是西方人的偏见。
西方对中国的日益强大羡慕嫉妒恨。
我们把自己的实力做好了,不管别人说什么。
西方对我们有负面印象,我们对他们也有负面印象。
中国和西方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必然的结果。
我们有充分的自信,西方喜欢不喜欢都没关系。
政治、大众传媒(尤其是媒体宣传报道的偏颇)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西方民众受政客的影响,谈论对中国印象的时候关注的是对中国政府的印象;中国人对西方的看法也很负面,尤其是对美国政府、政客、媒体精英等。
我们在做人文教育的文化交流时,作为民间文化交流使者,我们面对的人群是普通民众,不是政府官员。出国留学、工作我们需要分清这一点,才能知道在具体的场合应该怎么做。
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有这么多的负面印象时,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原因(偏见、对中国强大的羡慕嫉妒恨),而没有提出我们和普通人交往,普通人有这样看法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种方式
不理睬、无视他们。
闭关锁国→历史教训→坚持全球化
强势回应
双输局面→疏远群众、增加民众反感
宣传中国的正面印象。
怎么宣传?宣传中国的成就?
如何达到最佳效果?
思考:普通人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更适合呢?

跨文化交际的新特点
01
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英语是一个词,西方人理解的跨文化交际关注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国内很多人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而对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老师们来说,我们关注的应该是与外国人交往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02
虚拟世界交往与大众传媒的影响
虚拟交往中的文化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消除误解?面对面交往可以通过非语言交际行为(眼神、手势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意图);虚拟交往(如,邮件)没有非语言线索以后不同文化之间的人如何交流(语言障碍)。
03
文化自我意识的增强
过去研究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关注的是差异性(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为主);疫情爆发后,从不同国家对疫情处理方式上的差异上,我们看到了本国文化的特点(文化自我意识的增强)。
04
文化身份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偏见、误解、刻板印象都跟“我是谁”的文化身份有关。在与外国人交往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作为中国人如何体现爱国主义的情怀?爱国主义和跨文化交际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体现是爱国主义而不是民族主义?

跨文化交际的目标和任务
01
跨文化交际的目标
增强文化自信(历史悠久)提高软实力 :文化吸引力、外交政策、政治制度和理念。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关注的应该是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文化的吸引力(文化的独特之处);文化的感染力(能与之共鸣的东西)文明交流互鉴跨文化交际中,更应该强调的是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习近平主席·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祖晓梅老师分享的这几个观点带来的启发:思考“全球素养”(全球胜任力)的发展与重要性、培养“世界公民”、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02
跨文化交际的任务
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中国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中讲好“中国故事”
怎么讲好“中国故事”呢?
增进文化间的理解,减少误解和偏见
与不同文化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对文化差异保持开放、尊重、共情的态度
如何发挥教师自身的特点,思考我们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03
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
全球化的发展
世界和平的需要
文化和教育交流的需要
认识自己的文化
个人成长需要
如何成为一个更会交流的人?
学习跨文化交际对个人的发展有益。祖老师分享了学习跨文化交际后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喜欢跟陌生人打交道
更平等的对待别人(如师生关系)
换位思考(共情/移情)

跨文化交际的学习建议
留心跨文化事件和现象
平时注意积累跨文化交际案例,关注时事,培养对事情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学习理论和分析案例
进行更广泛的跨文化接触和交流
消除误解、偏见的途径
反思自己和自己的文化
造成当前一些局面的原因: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普通民众不了解中国,媒体、政客的误导。同时,我们也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受文化的影响。
形成复杂而理性的思维
刻板印象、偏见都是简单化思维,少一点情绪化的东西,多一些理性、复杂的思考。
学会移情和换位思考
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愉快、和谐。
此外,还需要注意词语内涵在交流中的歧义、交际中言语行为产生的误解以及不同国家交际方式和交际风格上的差异。课堂教学中,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邀请外国学生参与到课堂中针对某些话题进行交流、探讨。
第一次听祖晓梅老师的课,非常喜欢。祖老师特别有亲和力,听她的课,我的精神注意力特别集中。大脑一直在吸收知识、思考祖老师提到的问题。想到接下来还有十讲的课程就特别的兴奋,期待后面十讲祖老师的分享。对跨文化交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戳下面的课程链接(Ps.个人强烈推荐祖老师的课程)。
专题课程|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十讲
END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