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走单骑怎么读(千里走单骑:从风景到人文)

千里走单骑怎么读

千里走单骑:从风景到人文
—— 湖湘大地孕育之湖湘精神
文/周跃立
从最开始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到后来的放弃跟团,自驾驰骋(并开始制作记录短片),虽然在不断进步,但心里始终还是感觉缺点什么。在经历了多次这样的旅行之后,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今后,“从风景到人文”,就是我的旅行的精神理念和基本逻辑。
早就想去湖湘大地走一走看一看,一直未能成行。虽然出差讲学也到过湖南几次,但每次都是来去匆匆。这次下决心单车自驾,千里走单骑,去亲自感受一下这片神奇的土地,以及由此而洐生出的那种血性的湖湘精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如皇城根下的政治情结,十里洋场的精明算计,江南水乡的伲侬软语,川西坝子的舒适安逸,莫不与当地水土息息相关。
再比如同样是在四川盆地,川东与川西也大有不同,成都平原丰饶富足,因此诞生了苏轼、巴金、郭沫若等鼎鼎大名的文豪;而川东的崇山峻岭,则孕育了朱德、邓小平、罗瑞卿等指挥千军万马的元帅将军。

湖湘大地,英雄辈出。从历史上的左宗棠、曾国藩,到现代的毛泽东,朱镕基。再到让我对湘西大地心驰神往的沈从文,风趣幽默的人精黄永玉。虽然我的“千里走单骑”尚未开始,但这些历史人物所带来的画面,却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的眼前:
左宗棠: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却包含着古贤“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哲学。
曾国藩: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两句话16个字,蕴含着处世为人,做事的格局等人生哲理。
毛泽东: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何等的胸怀格局,王者之风跃然纸上。
朱镕基: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中国人民永远记住了这位个性鲜明的好总理。

湖南的山水,即使写一部专著,拍一部大片也无法真正全面地展现。我们不妨从小处着眼,借用沈从文的文字,来了解了解湖湘大地的山山水水。
沈从文擅长用极为精简的笔墨勾勒出湘西山水风物。在他的笔下,人是鲜活的,景是生动的,物是灵现的,宛若现代的桃花源。 
从他的文章中读出了古镇的文化底蕴。古老土家族习俗还有所遗留。在这里你还能见到古老的西兰卡普织锦;在这里你还能品尝到地地道道的苞谷烧酒和糯米粑;在这里你还能听到粗犷纯朴的情歌和号子声;在这里你还能赶上哭嫁的媳妇背亲的队伍;在这里有纯净的天空清澈的泉水。
在这里有清新的晨雾和晶莹的露珠;在这里有热情的乡里人家有活泼精灵的孩子比齐陶渊明的虚拟的世外桃源,多了几分开放,几分真实,他们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人们纯朴真诚热情,景物灵动俊秀轻灵,宛若走入画中。
站在高处看山脚,又是另外一番景致。因为是深秋,河水很细,从高处看更像是青悠悠的玉带了,玉带乖巧地从一座木桥下穿过,河岸两边的吊脚楼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清一色的黑瓦,同一色的原木色房板。河床边树木丛生,虽然掉了叶子,可是枝条依旧风姿绰越。不难让人想到春天,碧绿的枝条抚着柔波荡漾的河水的样子。
沈从文《湘行散记》中的人物、景观、生活无一例外的展现出现代小镇的风采,自然朴素的的生活方式,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闲适清幽的生活环境,就是一幅田园画的真实版,也就是沈从文笔下的现代版《桃花源记》。

纵观湖南的山水与人文,总感觉到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东西。这种似乎明确地能感受到,却又很难用语言把它描述清楚的东西,既是我想亲自去感受和探索的,也是从精神层面想去学习借鉴的。它到底是什么呢?不妨先借用学界的一些描述和观点。
湖南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湖南人的精神是什么?曾经引起过世人的关注,也有过一些评价。比较有共识的,是指湖南人的
“血性,独立思考,与众不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湖湘精神指的是湖湘地区特有的精神。湖南有三气 :灵气;匪气;霸气。刚是内核,毅是灵魂,灵是气质。霸蛮与灵泛,能辩证统一。虎气与猴气,能集于一身。既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忍之志,又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豪迈之气。
湖南人倔强,按湖南话说是“犟”,人们常常以“石头”、“骡子”、“辣椒”的习性来比喻湖南人的性格。大凡湖南人只要认准了一个目标,有了一种思想主张,就不会轻易改变;认死理,一条路走到底,遇到困难勇往直前,“虽九死其犹未悔”;势之顺逆,人之毁誉,全不顾及;断头流血,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著名学者林语堂写过一篇题为《北方与南方》的文章,评价过“粗犷豪放的北方,温柔和婉的南方”各省之人在性格、体魄、习俗上的区别。“湖南人则以勇武和坚韧闻名,是古代楚国武士后裔中较为使人喜欢的一些人。” 
近代著名文化学者钱基博在《湖南近代百年学风》一书中说过:“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国。其地水少而山多,重山迭岭,滩河峻激,而舟车不易为交通。顽石赭土,地质刚坚,而民性多流于倔强。以故风气锢塞,常不为中原文明所沾被。抑亦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

人杰地灵,大儒迭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宏识孤怀,涵今茹古,罔不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湛深古学而能自辟蹊径,不为古学所囿,义有淑群,行必厉己,以开一代之风气,盖地理使之然也。”梁启超说过:“可以强天下而保中国者,莫湘人若也”。

让我们从历史回到当下,相比较于湖湘精神,相比较于湖湘大地上的各路英豪,我感觉作为后辈非常惭愧,仅仅就独立思考这一点,我们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在现实条件下,想要保持独立思考而不盲从,有着相当的难度。这种难度既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压力,也来自于自身惰性的制约。
身处体制化氛围浓重的环境,独立思考其实并不是受人欢迎的品质,反而可能使个人在相应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
与此同时,独立思考往往意味着,需要自己做出巨大的努力去构建相应的认知,无法搭便车而人云亦云,长此以往难免产生认知上的疲劳。
基于内外两方面因素的限制,无怪乎大多数人都会养成“从众”的心理。在社会交往中,选择从众,既安全又不费力,自是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

有些时候,人们所恐惧的,甚至不是利益上的损失或者肉体上的暴力伤害,而是精神上被自己的同类群体孤立。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孤儿”。
出于对归属感的依恋,他们通过沉默来实现温暖的“合群”。比如:很多曾经为理想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革命者,却在屡次政变局中保持沉默、随波逐流,很难说仅仅是因为贪生怕死,更多的恐怕是因为他们害怕被队伍抛弃,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孤儿”。
对认同感、归属感的强烈需要,大约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密码,这个密码有时候会成为勇气的源泉,有时候却让我们蒙上了自己的眼睛。
在这次千里走单骑,行走在湖湘大地过程中,也许我会读一读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这本书,可能会对启迪我的思维,有不小的帮助吧。

千里走单骑怎么读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